南京证券总部(南京证券总部有哪些部门)
这本书,译者低调抢镜
诚然,拿到《华尔街之狼:金融之王卡尔·伊坎传》一书,看到“华尔街”几个字,心想肯定是与以前看的关于华尔街金融之战一流的书籍。但是,当翻到“前言”时,一个个亲切的词语、生动形象的描述立马勾起了我的兴趣和好奇的馋虫。兴趣在于看本书犹如看中文小说一般轻松且具有引人入胜的魔力,并且立马对主角卡尔·伊坎的生平产生了好奇心。比如,“我发现他有点像投机分子,绝对是一个金融天才,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威胁别人的人。在我的脑海中,伊坎仿佛成了一只猎狮犬,一下子就跳到那些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上,用牙齿咬住他们的血管,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猎物撕烂”,虽然有点血腥,但正是这种血腥场面彰显了“华尔街之狼”主角在商场的野心和霸气,且“一下子”一词刻画出了“华尔街之狼”的敏捷和迅速。
那么,本书主角卡尔·伊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他给作者的映像是“伊坎身高一米九,略显笨拙,走路还有点内八字,他很难找到合身的衣服,简直就是拉长版的梅尔·布鲁克斯。他穿的蓝色西装根本不合身,就像是从罗本特豪尔的破产清仓大甩卖里淘来的一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能排进《福布斯》富豪榜前400位、坐拥6.5亿到10亿美元资产的大亨穿的。”可见,卡尔·伊坎是完全不修边幅的一个人。除了外表之外,盖尔·高顿的评价是“跟随伊坎这么多年,我觉得他就像一头在铁丝围墙外咆哮着、准备着的公牛。”;作为投资银行家的布莱恩·弗里曼曾经说过:“如果伊坎活得够久的话,他可以把这个世界上的钱全都收入囊中”。
相对特立独行、好战的主角,更让我产生兴趣的是赋予主角丰满的人物形象者——译者和作者。文中一些地道、接地气的词语低调彰显了译者的中文水平,比如,“伊坎于是开始滔滔不绝,说一大堆虚头八脑的话来掩饰其真实的用意:什么一起工作很有兴趣啊,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啊,法律诉讼会花费他一点点钱啊,他应该要对我再强硬一些啊,一定要诉诸法律啊,这本书写不出来的啊,等等。”这句话里的“虚头八脑”、“什么……啊,……啊,……啊”等一些口语用词给了读者现场感和亲切感,感觉卡尔·伊坎就是与自己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中国人;“在过了一个月的横眉冷对后,他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9:30给我打电话,向我发出了令人意外的邀请。”;“但是当伊坎说‘让我们开始吧’的时候,让人惊讶,真的让人惊讶,这次他是说真的了”,这里重复了两个“让人惊讶”,真的形象地表达出了中国人吃惊时嘴巴张得大大的,脑袋里时刻重复令其惊讶的场景,仿佛脑袋暂时性的短路……以上细节用词彰显了译者的文学素养和中文的文字功底,猜想应该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吧。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书中介绍的其简历中与中文专业没有关系,他主修的是金融类专业。译者刘骏,为注册金融分析师,金融高风险管理师,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后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总行、世界银行总部、加拿大住房和信贷机构(资产证券化部门),目前在加拿大联邦金融机构监管署从事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曾在《上海证券报》、《英国金融时报》等金融媒体发布文章,参与翻译了《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与脆弱的金融基础》一书。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次让我不得不注意译者的金融类书籍。
好的译作当然离不开好的原著,本书作者马克·史蒂文斯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福布斯网都设有专栏,他的商业畅销书《你在搞神秘营销》震撼了营销界的基础,《魔鬼管理学》重新定义了管理的规则。
此外,如果有与我一样,对于卡尔·伊坎作为成功人士的私生活的事情,比如让他失望的婚姻和他对他当时私人助理的私下感觉怀有八卦般好奇心的人,完全可以一口气读完本书。
评论